走进格林美
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册成立,2010年1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,股票代码 002340 ,总股本41.49亿股,净资产98.78亿元,年销售138亿元以上,在册员工5000余人。
查看详细来源:湖北卫视
链接:https://m.hbtv.com.cn/p/4443406.html
日期:2024-05-28
国务院出台的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中,提出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。行业预测,到2030年,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。在这个新赛道上,湖北如何抢抓机遇?来看记者调研。
在武汉这家汽修厂,一辆报废的新能源车,至少还能卖上万元。最值钱的,是车里的电池包。
东风新能源金联胜服务站服务经理江兴:“行情比较好的时候,一个电池包现在目前回收价格在1万块钱左右。”
按照规定,动力电池剩余80%容量即可“退役”,而这剩余的80%,既可以做梯次利用,也可以提取里面的材料,开发空间很大。2023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.5万吨。面对这座巨大的“能源矿山”,试图“掘金”的相关企业超过了19万家,然而,工信部认定的符合相关规范条件的“白名单”企业,仅有156家。
记者梁蕊:“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,‘优胜劣汰’的市场机制便会随之启动,电池回收其实就是在‘捡垃圾’,但这家企业却有着满满一面墙的技术发明专利,旁边还有一个创新研究院,‘捡垃圾’也得‘卷’技术,我想这正是拉开19万与156之间巨额差的关键。”
差距究竟体现在哪里?在这条国际首创的退役电池智能柔性拆解线上,我们找到了第一个答案,那就是智能化。这台装备可以在15分钟之内,对电池寿命进行检测;这个电池包数据库,可以精准识别不同厂家的电池结构;就连最简单的拆螺丝,也用上了智能机器人。
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院长宋华伟:“主要是针对我们马上大规模退役的电池包,不同品种、不同规格的电池包它都可以适应,节省成本6倍,工作效率会提升到10倍。”
除了提高效率,随着锂、镍、钴等贵金属的价格一路上扬,如何从废旧电池里将其提取、再造,是企业盈利的关键,也是拉开差距的第二个答案。在这个新赛道上,湖北提早谋划了宜昌邦普、格林美、融通高科、亿纬锂能等项目。调研时记者发现,眼下,这些企业要么在自建电池回收线,要么与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合作,抢抓这一市场机遇。
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平:“(电池厂)希望把它流失出去的报废产品,把里面的关键金属提取出来之后,再又返回到它的供应链。”
记者梁蕊:“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对提取率要求很高。”
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平:“对,这个要求很高。打个比方,他给你的要求是你的回收率不能低于88%,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能做到92%,做到95%,那我就赚了这几个点了。”
这两年,武汉动力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在锂材料的提取技术上展开了攻关,将原本只能做到工业级的纯度,提升到了电池级,这也让企业进入了全球800多家电池厂、整车厂的供应链,实现了从电池厂回收废旧电池,到提取材料再卖给电池厂的产业链闭环。去年,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长了81.98%,回收与梯级利用的动力电池超过27000吨,占据全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10%以上。
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平:“这就是来自于我们从各种主机厂,你看奔驰,包括路特斯,还有宁德时代,他们收集的这种电池,现在每天的量我看也起来了,多的时候一天有好几百吨。”
眼下,国家也启动了清理废旧动力电池“作坊式回收”联合专项检查行动,湖北出台的“以旧换新实施方案”中也强调,打造区域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产业集群,这些都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好的生态,这也让企业创新更加踊跃。前不久,格林美建立了国内首个设备更新与废旧资源回收平台,打通产业链、供应链的上下游。
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:“我们需要把设备制造厂、物流企业、回收企业和再制造企业,我们要把它连起来,共同构造设备更新的物流体系、评估体系、再制造体系、再市场体系,我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”
近几年,湖北的“白名单”企业逐年增多至7家,在这个千亿级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。
(长江云新闻记者 梁蕊 李慕文)
责任编辑 李小涵
粤ICP备05063494号© 2008-2021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